“多重稳定性”的内涵及功能

作者:放心测系统     发表时间:2022-03-29 05:52:06   浏览次数:177


“多重稳定性”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学研究工具,但其研究价值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后现象学学者Kyle Whyte在4S年会上做了题为《何为多重稳定性》的演讲,重申了“多重稳定性”概念的重要意义,为后现象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多重稳定性”概念因其研究分支的以及使用情境的不同,而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就需要将概念的梳理工作放置在相应的研究环境之中。1 “多重稳定性”概念的发展及扩展伊德的“多重稳定性”( Multistability)概念受胡塞尔本质变项( variations)理论的启发,成为一种理解人知觉世界的新框架。依据Kyle Whyte在4S会议中作出的有关“多重稳定性”概念的讨论,可以总结出“多重稳定性”概念的发展脉络,即由知觉体验扩展为常规性问题(normative concern)的研究,其内涵也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通过对“多重稳定性”概念的分析,不但能够凸显其理论优势,而且能够保有“多重稳定性”核心内蕴的清晰性,同时对概念的偏离做出及时调整。

知觉体验是对技术转译了的图像与声音的感知,常规性研究则围绕“多重稳定性与常规性问题间联系的构建”而展开。此研究方向主耍聚焦在“多重稳定性”帮助理解科学与技术公共问题的能力上。在此种发展路径中,“多重稳定性”不但改变了通过伦理解释来关照常规性问题的处理方式;同时通过后现象学的跨学科对话拓宽了“多重稳定性”的应用范围。

知觉体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伊德关于感知的“多重稳定性”的研究中;而规范性问题的讨论多集中在实践“多重稳定性”上。伊德在其书中指出,表明应当寻找“生活世界的维度(life world dimension)”来完成“多重稳定性”的研究。2知觉体验的“多重稳定性”

伊德在《技术与生活世界》一书中对“多重稳定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经验的知觉层面,与伊德早期对于此概念的描述相比,这一时期的“多重稳当定性”具有了更清晰的界定和功能。“多重稳定性”概念源于伊德的《经验现象学》,旨在描述对同一图像连贯的视觉错觉,认为图像可以依据观察视角而做出不同解读。他举出了尼克立方(Necker cube)的例子作为这种视觉错觉的现实证明。尼克立方是一个视觉错觉的经典范例,在观察同一平面立方体图形时,可从两个视角切人,观察既可以从右上的方向进行,也可从左下方进行。从而在视觉上感受到两种不同摆放位置的立方体图像。这个例子能够帮助埋解知觉训练的形成,以及训练过后知觉期待( expectation)支配下的视觉经验的固定现象。

伊德用这种连贯错觉来定义视觉知觉的“多重稳定性”,若我们改变观看视角,也就是在改变经验的知觉结构。一种稳定性通常呈现为某一固定的外观表现和使用方式,而“多重稳定性”是指同一事物在不改变构成的前提下可呈现出不止一种的稳定性。在知觉体验上,后现象学者关注如何能够在变项间进行切换,并关照到知觉的可能具有的稳定性。伊德认为尼克立方体包含两种可能陛,相对于一种可能性来说,两种可能性作为变项( Variation)更具充分性,其中每一种知觉都是确定的基础知觉,且不具有任何优先性。

伊德认为变项是对任意知觉现象的表述,而“稳定性”侧重表述知觉结构。二者虽有差别,但在前期研究中并不严格区分。随着后现象学对于“多重稳定性”研究的深入,两个概念逐渐明晰为两层含义。以具体例子来看,如果认为“枪是杀人工具”,那么枪在人的知觉结构中以“杀人工具”的形态固定下来,从而构成枪的一重稳定性。然而枪的自卫功能也沉淀在人的认知中,变为另一重稳定的使用模式。在枪的例子中,变项可以是使用方式、使用情境、观察视角、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中的~个,当因素对稳定性发挥影响作用时,它便升级为一个变项。3“多重稳定性”与常规性问题的联系

伊德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提到“多重稳定性”走向常规性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向。通过综合后现象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伊德提出实践“多重稳定性”更具“生活世界维度”的观点。类比知觉体验中的变项切换,实践“多重稳定性”中变项的切换能够得到类似的结果。在演讲中,伊德举出弓箭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他从英国长弓、蒙古骑射弓、中国的火炮弩弓的比对中,得出实践中弓箭所具有的“多重稳定性”。他认为从不存在抽象的弓,所有的弓都产生于具体情境中,他们依不同文化而保有各自的物质规定性,同时一定程度地依赖使用者的技艺。每一个实践所具有的“多重稳定性”都依赖以上这些基本变项,同时每个变项又反过来影响多重稳定性的构成。对于弓箭来说,所有弓箭的具体形式:长弓、骑射弓、火炮弩弓组成了实践“多重稳定性”的系统。每个“多重稳定性”系统都围绕某个或多个基点进行组织,比如弓箭是“使用张力来投掷物体”,那么弓箭的“多重稳定性”的所有变项都圈定在“使用张力来投掷物体”的影响因素中。

同样的讨论也出现在罗伯特·罗森博格有关玻璃杯的讨论中,他对于一个典型的玻璃瓶子做出了这样的描述,罗森博格认为“瓶子酉依照使用目的进行区分,除了装水还能够用做花瓶……当瓶子破损时可作为武器使用;将瓶子装入不同水量并吹气可发出不同声响。”。伊德与罗森博格的研究均将“多重稳定性”用于常规性问题的讨论,并围绕各自中心点来寻找相关变项的范围。后现象学学者Evan Slinger详细研究了伊德技术哲学的扩展路径,并指出了一些难以应用“多重稳定性”进行讨论的问题。但Evan Slinger肯定了“多重稳定性”对常规性问题的帮助要远超越目前的认识,同时阐述了“多重稳定性”在解决科学与技术公共性问题方面的应用潜力。

“多重稳定性”在常规性研究方面的又一分支是将其应用在后现象学与STS的跨学科对话中。由此发展出的两种新的研究方式,即实践“多重稳定性”的案例分析式研究和跨学科比较研究也成为“多重稳定性”研究的新的扩展形式。彼得·保罗·维贝克在《物何为》中提出,应将技术理解为行动,这一观点融合了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及伊德的技术中介(mediate)理论,将技术在人与世界间的中介关系推向更深的研究层面,形成了人与技术关系的新的研究路径。维贝克在《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书中还提出,技术这个非人要素不单可以作为行劫者还可以成为道德行动者的观点。维贝克运用“多重稳定性”概念,对于技术作为道德行动者进行了解读,但并未对“多重稳定性”概念本身进行详细说明。4“多重稳定性”的功能

如上面的陈述,在“多重稳定性”的系统中稳定性会随着变项的改变而变化,同时稳定性也相应地对变项施加影响。伊德关于“多重稳定性”的论述分散在不同时期的论文和书籍中,而对于“多重稳定性”功能的探讨则集中在较近期的研究中。体现了伊德在研究侧重上的改变,其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转向联系实践问题,观点更具经验性和实用性。

为方便研究,将对“多重稳定性”功能的零散观点囊括在同一个实例中进行梳理。依照伊德以及其他后现象学学者对于“多重稳定性”功能的表述,对“使用石刀”这个常规性实践问题可作以下分析:

石器时代选用石刀作为狩猎工具而非徒手猎杀动物,构成了一种对特定稳定性的依赖,这种稳定是多种变项交织下的稳定。构成“使用石刀狩猎”这个稳定性的变项包括:原始自然环境、人的需求、工具属性、现有技术水平(文化和历史)等一系列因素。在原始自然条件下,为保障生存需要找寻能够延伸体能的工具。于是石刀作为便利的狩猎工具而逐渐被使用人群接受,并作为社会共识性知识开始积累和侍播。

石刀因其工具属性也可作防御工具使用,因而“使用石刀防卫”构成石刀使用的又一稳定形态。石刀的实践“多重稳定性”如Kyle Whyte在《何为多重稳定性》中所提到的,既可以是潜在型的,也可以是常态型的。就石刀而言,其作为杀人工具的那种稳定性至少在诞生之初是潜在存在的。人在使用石刀作为狩猎工具的同时还在追逐着更加便利的狩猎工具,依据伊德的观点所谓的“便利”性就是技术具身的强弱性。

强具身工具的需求催生了新形式的狩猎工具,这就打破了围绕原有技术形成的实践“多重稳定性”。在之前的实践“多重稳定性”系统中,作为变项的“人的需求”最先改变,进而引发其他变项联动造成系统整体变化。之后以新技术为中心点的实践“多重稳定性”从先前的系统中分离出来。如何运用“多重稳定性”解读常规实践问题,是维贝克在伊德的“多重稳定性”功能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相比于伊德在认知与实践层面进行的“多重稳定性”功能研究,维贝克对于实践“多重稳定性”的讨论更加深入了一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学术新闻相关资讯

学术不端查重入口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万篇英文文献资源,数亿个中英文互联网资源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博论文的系统,检测范围广,数据来源真实,检测算法合理!本系统含有(学术库与源码库)。(限制字符数30万)
检查范围硕士、博士论文初稿【误差一般在3%左右,不支持真伪验证】
4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查重软件,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性价比高!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比定稿版少大学生联合比对库,其他数据库一致。出结果快,价格相对低廉,不支持验证,适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荐PMLC。——不支持验证!!!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不支持验证
2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4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本科定稿查重版(一般习惯叫本科终评版),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专用于大学生专、本科等论文检测的系统,大多数专、本科院校使用此检测系统。(限制字符数6万)
检查范围本科论文检测【是提交学校前进行的一次摸底评估,基本一致】
3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检测网站,万方数据平台推出的万方查重系统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检测系统。究其原因,万方数据通过近年的发展,在高校中也确立了自己的相应地位,特别是部分高校直接将其视为毕业检测系统,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无可厚非。其次,相对于知网而言,万方检测费用少,上手容易,是学生初次论文查重的推荐系统。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Pass检测系统是北京智齿数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网站诞生于2007年,运营多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可信赖的中文原创性检查和预防剽窃的在线网站。 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动态指纹越级扫描检测技术,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3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职称评审论文检测系统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的文献,学校、事业单位职称论文的检测!大部分杂志社用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学术不端论文查重可供期刊编辑部检测来稿和已发表的文献,检测结果和杂志社一致,已发表过的文章检测时注意填写第一作者,才能排除已发表文献复制比。(限制字符数1万)
检查范围投稿/发表/职称评审
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格子达依托学术期刊库收录了海量对比资源,其中包括中国论文库、中文学术期刊库、中国学位论文库等国内齐全的论文库以及数亿级网络资源,同时本地资源库以每月100万篇的速度增加,是目前中文文献资源涵盖全面的论文检测系统,可检测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论文文本。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简体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拥有海量的对比数据库,总收录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保证了比对源的专业性和广泛性。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结合深度语义发掘识别比对,利用指纹索引快速而精准地在云检测服务部署的论文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有相似的片段,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2.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80分钟
系统说明龙源期刊论文查重系统,自主研发高效稳定的计算服务,最快35S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大片段、长短句,不遗漏一处相似,区分论文中的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检查范围期刊投稿、职称评审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