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对策研究

作者:放心测系统     发表时间:2022-03-29 07:31:37   浏览次数:17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虚拟社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网络成为网民的情绪的宣泄口,现实社会中一些看似小的矛盾问题被网络聚焦放大后极易在虚拟社会中形成舆论热点事件,进而演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因此,深刻认识虚拟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社会稳定构建的影响,是新形势下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1 目前虚拟社会中存在的主要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虚拟社会是指网民经由网络平台,实施各种社会行为、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 31亿,网络已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日益成为聚合民意的“舆论场”,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的“新战场”。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虚拟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为几点。1.1 网络信息环境堪忧,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网络时代,虚拟社会带给人们巨大的信息量。虽然,我们国家在2000年就正式颁布实施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也曾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散布淫秽色情等信息。但不少网站特别是一些私人网站为了谋取径济利益,铤而走险,散布一些低俗、劣质的不良信息,将黄色信息和垃圾信息掺杂其中,严重污染信息环境。据报道,目前中国建立的网站多达400多万个,网络上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一些淫秽色情网站,利用视频聊天室组织淫秽色情表演,提供境外淫秽色情网站链接,甚至还可以提供黄色光碟。网络充满色情以至犯罪,污染了网络信息环境,加强对其管理是我们执法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1.2网络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网络犯罪是由传统犯罪与网络技术结合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形态。传统犯罪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针对特定的某一对象或者某一范围内的不特定多数人犯罪。而网络犯罪利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进行破坏活动,其后果往往可能造成网络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瘫痪,造成全世界的网络受到破坏。尤其是一些涉及经济利益性的网络犯罪,其非法获利或在客观上造成的损害通常更大。因此,网络犯罪将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当前,网络犯罪日趋严重,大致呈现现出如以下特点:一是犯罪人员的高智能性。网络是现代社会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智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充分体现。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载体,具有高度智能性的特点。二是犯罪分子手段的隐秘性。在互联网构戍的虚拟空间中,网民的身份被虚拟化,所有人都可以戴着面具上网,很难辨别真伪。三是犯罪本身的神秘性。网络犯罪和传统的犯罪不同,在虚拟社会中网络犯罪被披上了一层文明的面纱,人们往往会将其视为与一般的、真实的犯罪不同,因而使网络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地危害社会稳定。1.3网络群体事件聚焦放大,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目前,网络群体事件大多起发源于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如一些全国性的访问或在线人数密集的网络社区、贴吧、论坛以及博客等等。网络群体事件,是指较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参与某件事的讨论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或指网民群体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为了其共同的利益目标,利用互联网组织串联、相互呼应,将有可能或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网络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对这些网络群体事件加以正确处置,势必引发现实社会中的重大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1.4网络谣言引发恐慌心理,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近几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大众信息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谣言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随着QQ、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兴媒体的出现,网络谣言的扩散也呈雨后春笋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打破了时间、空间、环境的局限,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并且其影响范围和传播速度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后果极其严重,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势必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网络谣言中,既有小到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的败坏个人名誉谣言;也有大到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损害国家形象的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势必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对待。2社会稳定视域下的虚拟社会管理对策思考

我国转型期间积累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冲突已成为维稳工作的焦点,现阶段,我们采取的维稳手段大多被称为“中国式维稳”,这种维稳由于本身体制的缺陷,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的冲突,致使维稳工作的开展颇受质疑。目前,法治中国建设已提升到国家层面上来,我们的任何工作,上到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下到社会的具体治理以及各级政府运作,都必须正面回应关乎法治国家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社会稳定问题。有鉴于此,在社会稳定视域下的虚拟社会管理对策就必须进行自我修正以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制度转型。2.1在思维定式上,要实现从“政法维稳”向“文化和谐”转变

尽管带有中国特色的“政法维稳”具有其存在合理性,它是应对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的政治实践选择,但越来越多发的群体性事件使本应具有正面内涵的“政法维稳”与“压制公民利益诉求”、“暴力镇压”、“粗暴简单”等负面政洽因素相关联,甚至划上等号,呈现出敏感且负面的形象。“政法维稳”遭遇到了手段与目标渐趋背离的尴尬困局,“维稳”造就了“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长此以往,可能会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泛滥,因此,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必须走出这种怪圈,做到从“政法维稳”向“文化和谐”转变。

一是要利用新媒体平台,以文化维稳促社会和谐。如去年某县委政法委依托政务微博平台释疑解惑,迅速化解了乡村一起因房屋装修纠纷可能引发的涉稳事件,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理解和支持,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要学习和运用网络语言。网络是网民情绪的宣泄口,要注重与网民沟通,给网民必要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贴近网民,融入网民。努力创建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既为网民提供一个情绪发泄的通道,又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是要发挥网络充当社会减压阀的作用。虽然网络是网民情绪的宣泄通道,但只要政府能把网络意见或者说把民众的不满凝结在某个断裂带上,通过测量这种意见和不满,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温度,及时正确去疏导公众情绪,网络也可以充当社会减压阀,一定程度上来讲,不是扩大而是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2.2在工作方式上,要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

以往现实杜会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被动维稳,就是等事情发生了、问题出现了,再去想办法弥补解决。但这样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还事倍功半。其实,绝大多数矛盾的爆发,都有其深层次的根源。如果在虚拟社会的管理中我们能从源头开始预防问题,在网上矛盾积聚的过程中,做到主动一点,早一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积极的疏导措施,网络事件就不会进一步恶化,这才是创造和谐稳定的关键。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把治理的重心放在源头,多做“保健医生”,少做“外科医生”。

二是在重点环节上,以“静态维稳”向“动态创稳”转变。从注重“事后控制”向注重“源头治理”的转变。要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及时发现并化解危机的苗头,不要等危机事件发生了才去维稳,而是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发现哪些事情有可能引发危机,及时把它化解掉。

三是在手段方式上,要从刚性维稳向韧性创稳转变。注重“管控打压”向“服务管理”为主转变。要改变单靠管、控、压、罚进行刚性维稳的方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如快网络文化建设,练就一支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服务一体的网络文化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创造出良好的维稳软环境和硬环境。2.3在机制构建上,要实现从“危机处置”向“日常沟通”转变

中央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虚拟社会中的网络舆论就是检测和判断这些“突出问题”最新鲜、最丰富的信息源,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唤醒和激活我们的管理机制。大家知道,危机管理中的最高境界是让危机不发生。因而,我们对虚拟社会中的管理也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管理方式,要实现从“危机处置”向“日常沟通”转变。

一是要注重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注重对网络受众心态和舆情的研究。立足于“疏”和“导”,力求通过疏导,化干戈为玉帛,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要注重网络舆论引导艺术。网络舆论引导的引导是要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沟通作为人和人之间从事信息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实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一个社会人都离不开它。在虚拟社会管理中,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善于通过QQ、论坛、贴吧、聊天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大众思想和社会舆论。

三是要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有情况早处理,及时加强与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积极参与网络讨论,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学术新闻相关资讯

学术不端查重入口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万篇英文文献资源,数亿个中英文互联网资源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博论文的系统,检测范围广,数据来源真实,检测算法合理!本系统含有(学术库与源码库)。(限制字符数30万)
检查范围硕士、博士论文初稿【误差一般在3%左右,不支持真伪验证】
4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查重软件,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性价比高!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比定稿版少大学生联合比对库,其他数据库一致。出结果快,价格相对低廉,不支持验证,适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荐PMLC。——不支持验证!!!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不支持验证
2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4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本科定稿查重版(一般习惯叫本科终评版),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专用于大学生专、本科等论文检测的系统,大多数专、本科院校使用此检测系统。(限制字符数6万)
检查范围本科论文检测【是提交学校前进行的一次摸底评估,基本一致】
3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检测网站,万方数据平台推出的万方查重系统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检测系统。究其原因,万方数据通过近年的发展,在高校中也确立了自己的相应地位,特别是部分高校直接将其视为毕业检测系统,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无可厚非。其次,相对于知网而言,万方检测费用少,上手容易,是学生初次论文查重的推荐系统。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Pass检测系统是北京智齿数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网站诞生于2007年,运营多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可信赖的中文原创性检查和预防剽窃的在线网站。 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动态指纹越级扫描检测技术,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3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职称评审论文检测系统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的文献,学校、事业单位职称论文的检测!大部分杂志社用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学术不端论文查重可供期刊编辑部检测来稿和已发表的文献,检测结果和杂志社一致,已发表过的文章检测时注意填写第一作者,才能排除已发表文献复制比。(限制字符数1万)
检查范围投稿/发表/职称评审
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格子达依托学术期刊库收录了海量对比资源,其中包括中国论文库、中文学术期刊库、中国学位论文库等国内齐全的论文库以及数亿级网络资源,同时本地资源库以每月100万篇的速度增加,是目前中文文献资源涵盖全面的论文检测系统,可检测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论文文本。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简体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拥有海量的对比数据库,总收录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保证了比对源的专业性和广泛性。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结合深度语义发掘识别比对,利用指纹索引快速而精准地在云检测服务部署的论文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有相似的片段,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2.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80分钟
系统说明龙源期刊论文查重系统,自主研发高效稳定的计算服务,最快35S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大片段、长短句,不遗漏一处相似,区分论文中的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检查范围期刊投稿、职称评审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