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结构有哪些(五种常见的内容结构分析)
作者:放心测系统 发表时间:2022-11-19 13:48:47 浏览次数:132
一篇论文的构成会涉及各种层次的结构,小到一个段落的内部结构,大到整篇论文的机构。那么,各种层次的结构有什么参考性要求呢?也许没有统一答案,但依据这里分享的五种类型的内容的结构,也许能启发我们在面对其它内容时,能规划出自己的结构。
1. 文献综述结构:总结—综合—评估
在对文献进行综述时,一种标准的结构是总结—综合—评估。
总结是重述多篇参考文献的重要信息。例如,Smith (1996)和Peterson等人(2020)研究了影响Y的两个因素。
综合是指组织、重新洗牌或重新解释这些信息,在不同信息源之间寻找联系和关系。通过综合来提示读者注意不同文章的研究是如何相互交织的。例如,Smith(1996)发现,当X取值范围为...时,Y与X呈线性关系。Peterson等人(2020)则发现,当Z达到一定的强度后,Y随Z变化而变化。两组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两个因素对Y的影响都很重要。
评估是评价不同参考文献的各自价值,或作为一个整体有什么价值和不足等。例如,前人研究分别考虑了两个不同因素对Y的影响,然而,都没有研究过两个因素同时出现时的情形。不仅如此,从以往研究中没有看到是否还有其它因素会影响Y。
2. 主题段落结构:主题语句—支撑内容—结论
构建标准段落的一个方式是采取主题段落。主题段落是这样一个单元,它由一句或数句话构成,它拥有单一主题,具有完整的意义,且只具有一个意义。
主题段落就像一篇极短的短文,因此它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和意义,包含主题句(即声明主题和意义的句子)、支撑内容(即给主题句提供支撑的内容)以及结论句。
主题段落有分类型、故事型、证据与说明型、对比与比较型、因果关系型。
在段落内需要按照某种逻辑排列内容。例如,常见的顺序是主题句——支撑内容——结论。对于支撑内容,可以按时间顺序(如历史事件)、空间顺序(如一幅画或一栋建筑)或逻辑形式排列内容。主题句可以放在段落的最前面,此时主题句看上去更像段落的标题。主题句有时也可以放在段落的其它位置。
以下是分类型主题段落的一个例子,蓝色字体是主题语句:
知识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显性知识,是那些媒介可以记载、可以传承和可以通过课堂、书本传授的知识。第二种是是隐性知识,是隐含在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是人们头脑中掌握的经验、技能和想法等。
3. 论文宏观结构:规范结构
论文的宏观结构是指一级大纲划分的结构。一些基础研究则更多使用自由结构——除引言外,其余部分可能按照某种时间节点、主题分解、方法组成、理论差别或承前启后的逻辑节点来划分大纲。对于一些应用科学研究,人们较为普遍地使用一种所谓的规范结构。余下只介绍规范结构。
典型的规范结构的一级大纲,按顺序是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由于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的英文单词分别是Introduction、Methods(或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 和Discussions,因此典型的规范结构也简称IMRaD结构,使用了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其中的a表示"and"(也有说是analysis的)。
引言用于交代背景和人们关切的主题,针对主题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和遗留的问题,本文目标、思路和安排等,以此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论文余下部分的走向。
在方法部分中,一般按顺序交代整体思路、使用的手段(如工具、材料、场地、样品等等)、采取的策略与研究步骤(即获得结果的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合理性分析。
在结果中,陈述研究发现。依据我们解决的问题,结果形式多种多样。虽然这里无法穷举各种结果,但我们可能还是熟悉一些常见结果的形式:如数据或数据的表格与图形表示;相关性或数学公式;观点等。 研究发现可能只有一条或者多条,无论采取图表、公式还是文字形式呈现,都需要一些其它文字来说明和组织。如果有不同类型的结果,那么最好用子标题区分。
在讨论中,一般会对一些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结果出现的原因和内在关系、描述不同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或共同点、声明什么是最重要的结果以及是否有意外的发现、讨论与前人的结果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回答引言中的问题、交代结果是否有使用或推广价值、指出结果的局限与不足、说明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假设、总结结果的广泛意义。
IMRaD结构也存在一些变体。一种是IRaD结构,此时,方法或放在结果部分(一般在结果最开始的地方),或放在附录之中。另一种是IMRDaC结构,把结果和讨论组合成一节,称为Results and Discussion,另外加一节结论即Conclusion。
有些研究的方法、结果和讨论有明确的定义,适合采取这种规范结构。这种规范型结构在实验类、现象类论文以及综合期刊中常见,但也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其它类的论文中。
4. 一般上下文结构:背景-内容-结论(C-C-C)结构
布雷特?门斯(Brett Mensh)和康拉德?科尔丁(Konrad Kording)建议,论文每一节甚至每一段的上下文结构都可以使用这样背景—内容—结论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内容:
将结构简单分为开始、中间和结尾三部分,即要求有一个清晰可辨的开头、一个意义明确的主体部分和一个结尾。这三部分分别是背景或来龙去脉、内容和结论,简称为C-C-C结构。这里的三个C,按顺序分别指Context, Content和Conclusion,即背景、内容和结论。开头交代背景或来龙去脉,中间介绍主体内容,最后将故事一步步推进到给出结论的结尾。
一开始就交代背景或缘由,可以让读者理解“为什么告诉我这个?”。作为结尾给出结论,让读者不会疑惑“那又怎样?”。中间放入的内容让读者看到你的论点由背景到结论会有根有据。
论文的宏观架构包含引言、结果和讨论,是一种显式的C-C-C结构。其中引言设置了背景,结果是内容,讨论带出了结论。对于论文中的每一段落,使用C-C-C结构时,要求将该段的第一句用于交代背景,中间部分的介绍内容供读者思考,结尾用结论让读者记住。
5. 逻辑推演结构:由具体到一般或由一般到具体
有时我们需要建立某种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可能完整地出现在一段话或者更长的结构之中。
演绎是从一般原则到具体结果的推理过程。从一般性理论出发,给出求具体问题的限定即特定情况,最后从一般性理论得出具体结论。三段论是我们最熟悉的演绎推理,它遵循的基本结构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大前提是一般性理论或事实,一般假定大前提的正确性得到了检验。在因果关系中确定结果的过程往往是演绎。
归纳(induction)是由具体到一般的过程。 由归纳得出的原则不仅是该系列事实的概括,而且可以用于预测该原则所隐含的其它事实。归纳可以用于确定相关性。例如,我们得出一系列事件,可以归纳出这些事件是否与时间相关,或与其它因素相关。
反演是对观察到的事实(甚至是猜想)给一个可用于解释该事实的假设或理论或假说。这种假设或理论可以是从一些已知原理或假设或假说中寻找,也可以是为此创造一个新的原理或假说。在因果关系中确定原因的过程往往是反演,例如法官定案、医生诊断病人、侦探等使用了反演。
如何确定三种类型的逻辑推演结构?遵循逻辑推理的自然结构。以演绎为例,先介绍一般性原则(假说、理论、大前提等),接下来介绍特定条件,明确特定条件后,从一般性原则获得具体结果,最后可以对具体结果进行讨论(看看有何特征、有何意外、有何意义等)。又以反演为例,先陈述观察到的事实,接着提出一个或多个假说,最后对假说进行验证。
数学上往往把逻辑推理表述为以定理为中心的结构。围绕定理,前置内容可能是定义、假设和引理,中心部分是定理及其证明,往后是推论或举例。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