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科学的种子 ——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科普纪实

作者:放心测系统     发表时间:2025-04-04 14:52:51   浏览次数:24


3月的川西坝子,油菜花海与科技嫩芽一同苏醒。当四川省科普活动月徐徐拉开序幕,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迎来了一群群特殊的“田野学徒”。阳光穿过玻璃穹顶,在孩子们手中的实验手册上投下斑驳光影,纸页间“农场探秘任务卡”的字样隐约可见。这场看似游戏的活动,实则是中国农业科普教育的生动切片。截止3月31日,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已接待来自雅安市第三幼儿园、雅安市第十幼儿园、崇州市桤泉中学、吉林大学四川校友会农学分会等中小学师生及家长1000余人次,用泥土的温度重新定义农业科普教育的意义。

2017年,四川农业大学首次获评“成都市科普基地”,此后陆续获批“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充分依托教学科研基地,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创新打造“农耕五感课堂”,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聆听种子破壁的生机,体验稻作文明的厚重,感悟一粒麦的史诗。这种“高校资源社会化”的科普范式,正在缩短农业科学惠及大众的“最后一公里”。

土地书写的教科书

“左手握秧苗,右手食指和中指要像夹筷子一样插进泥里。”农学院黄富教授手拿秧苗笑着说道。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五月天,100余名青少年弯腰学习最古老的插秧技术。“闭上眼睛,用手摸不同土块的温度”、“把耳朵贴近稻田,能听见鱼吐泡泡的声音”——这些特别的科普任务让城市孩子们兴奋不已。在麦田迷宫的游戏里,带队老师教学生通过麦穗弯曲程度判断成熟度:“沉甸甸的麦穗永远低着头。”

随着大春季序幕的开启,这片占地2000余亩的农田变身没有电子屏的天然教室,让孩子们在躬耕劳作中读懂“土地书写的教科书”。许多孩子第一次知道,揉搓青麦粒会闻到类似黄瓜的清香,干稻草燃烧会有爆米花的香味——这些教科书里找不到的“土地密码”,正通过五感教学法植入新一代的记忆中。

基地负责人沈金亮表示:“我们刻意保留传统农耕的‘低科技’环境,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再先进的农业也离不开对土地的基本理解。”三年来,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的各类型作物育秧、种植及收割等“农耕沉浸课”20余次,吸引了3000余名青少年及师生的参与。

在问号里播种科学

智慧农业展示区,小学生的好奇心正在催生“学术风暴”“风速和风力有什么区别?”“我们的气象站有什么用?它是农业弹幕吗?”“可以给植物打‘疫苗’吗?和给人打疫苗有什么区别?”“这是玉米界的阳光玫瑰吗?”问题声此起彼伏。

面对这些“超纲题”,专家教授们耐心地蹲下了身,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拆解硬核知识:

“风速是风跑步的速度,风力是它的举重能力。”——五年级科学笔记。

“气象站可以提供风力、雨量、温度、虫害等监测,它就好像弹幕一样,提醒我们怎样更好地种好地。”——四年级科学笔记。

“给植物接种疫苗就像给娃娃打预防针一样,可有效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增加产量。”——四年级科学笔记。

“四川农业大学可生吃的‘水果玉米’,糖度高达18%,我尝过确实太甜太好吃啦!”——三年级科学笔记。

近三年,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接待成都周边中小学参观2000余人次,园艺学院王小蓉教授的“果树私房课”、黄志副教授的“番茄小王国”、玉米所林海建副教授的“玉米选美”等特色活动累计参与达2000人次,专家们的“大田讲堂”让科学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在泥土里发芽。

教育共同体的田野实践

当高校的显微镜对准小学生的铅笔盒,当基地的试验田成为中小学的“农耕后花园”,一种新型的教育共同体正在逐渐形成。2022年起,四川农业大学先后与成都七中、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学校签订“共建劳动教育联合实践基地”,开发出“校园微农场”“田间云种植”等特色农耕课程。

四川农业大学以“大手牵小手、肩并肩同行”的合作模式,将2000余亩教学科研基地变成中小学农耕教育的“超级外挂”,勇于担负起起科研反哺教育的社会责任。从“教与学”到“共建共享”、从“校园参观”到“指尖农耕体验”,真正的科普不是俯身“浇灌”,而是并肩“发芽”。

永远在出发的路上

一直以来,在学校的有力支持下,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始终秉承“传播科学、服务社会”的农业科普理念,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基地资源、人才、科技等优势,打造川农“农耕五感”特色农耕品牌,服务中小学农业科普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农业大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先后获评“最受欢迎科普共享基地”“科普惠民共享基地”等荣誉称号,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刘钊圻老师获得四川省科技厅首批备案的“天府科普使者”荣誉称号。

未来,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将持续深化科普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农耕教育新模式,全力推动农业科学知识、科技成果惠及公众。正如崇州基地入口那句醒目的标语:“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而我们的使命,是帮孩子们发现它。

高校论文查重入口:https://www.fangxice.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行业资讯相关资讯

学术不端查重入口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万篇英文文献资源,数亿个中英文互联网资源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博论文的系统,检测范围广,数据来源真实,检测算法合理!本系统含有(学术库与源码库)。(限制字符数30万)
检查范围硕士、博士论文初稿【误差一般在3%左右,不支持真伪验证】
4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查重软件,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性价比高!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比定稿版少大学生联合比对库,其他数据库一致。出结果快,价格相对低廉,不支持验证,适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荐PMLC。——不支持验证!!!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不支持验证
2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4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本科定稿查重版(一般习惯叫本科终评版),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专用于大学生专、本科等论文检测的系统,大多数专、本科院校使用此检测系统。(限制字符数6万)
检查范围本科论文检测【是提交学校前进行的一次摸底评估,基本一致】
3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检测网站,万方数据平台推出的万方查重系统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检测系统。究其原因,万方数据通过近年的发展,在高校中也确立了自己的相应地位,特别是部分高校直接将其视为毕业检测系统,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无可厚非。其次,相对于知网而言,万方检测费用少,上手容易,是学生初次论文查重的推荐系统。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Pass检测系统是北京智齿数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网站诞生于2007年,运营多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可信赖的中文原创性检查和预防剽窃的在线网站。 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动态指纹越级扫描检测技术,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3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职称评审论文检测系统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的文献,学校、事业单位职称论文的检测!大部分杂志社用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学术不端论文查重可供期刊编辑部检测来稿和已发表的文献,检测结果和杂志社一致,已发表过的文章检测时注意填写第一作者,才能排除已发表文献复制比。(限制字符数1万)
检查范围投稿/发表/职称评审
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格子达依托学术期刊库收录了海量对比资源,其中包括中国论文库、中文学术期刊库、中国学位论文库等国内齐全的论文库以及数亿级网络资源,同时本地资源库以每月100万篇的速度增加,是目前中文文献资源涵盖全面的论文检测系统,可检测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论文文本。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简体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拥有海量的对比数据库,总收录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保证了比对源的专业性和广泛性。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结合深度语义发掘识别比对,利用指纹索引快速而精准地在云检测服务部署的论文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有相似的片段,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2.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80分钟
系统说明龙源期刊论文查重系统,自主研发高效稳定的计算服务,最快35S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大片段、长短句,不遗漏一处相似,区分论文中的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检查范围期刊投稿、职称评审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